设置

关灯

830、盛唐风华(82)一更 (3 / 6)

 哪怕给每一年取个年号,但这得是坠在后面的!

 武后开始觉得荒谬,可紧跟着就露出几分沉凝之色,“那你知不知,从此百姓不记帝王,只记年历呢?”

 林雨桐坐着没动,然后笑了一下,“也对!”

 好的皇帝百姓不会忘记,可帝王们谁也不想泯然,这事李治那里压根就不能答应。

 武后沉吟了半晌,这才道:“这事……我在心了!怎么改,慢慢来。你说的有道理,有道理就要采纳!”

 这倒是叫林雨桐有些意外,武后笑了一下,拍了拍林雨桐的胳膊,“去吧!去忙。”

 从武后这里出来,她又奔着李治那里去了。

 说的是道德经这个事,“书是好书,但是,科举不是儿戏呀!这一旦定下来,儿希望后世一直延续下去。道德经是道家经典,儿不否认书里的道理。可人在不同的年纪,不同阅历的情况下,对一样的书,感触是不一样的!科举,需要通实务之人,修身养性人生感悟,这不是朝廷要管的事!只要遵守朝廷律法,做到为官本分,这一点就足够了。”

 李治靠在椅背上,头支棱着,听的很认真。

 听完了,他就问:“你是觉得朕只是因为一个武家而擅自动科举,不值得?”

 也不是!用道家科举自有你的道理,不是但为武家,可能是刚好赶上了。

 李治点头,“是啊!用道家自有朕的道理。”说着,就摆手,“回去吧!圣旨已下,不可更改!就这样吧。”

 然后被打发回来了。

 林雨桐没有恼怒,也没有再辩驳,叫回就回了。她其实懂李治的意思,任何决策都得结合当下。而今的背景有两个特点:其一,信奉宗教者多。佛与道互为制约,防止其做大!武后一力捧佛教,这对社会的多方面都是有影响的,必须予以制约。其二,世家把控舆论方向,他们鄙薄科举,很多人缺少辨别能力,在这个时期,就容易受这种舆论的影响,认为科举出身也不过是叫人鄙薄的!

 而今,圣人专门下旨,把道德经捆绑在科举里面,其实想传达的是一种重视的态度。

 这事明知不可为,可林雨桐为什么还是要去呢?其一,道德经考核不能总跟科举捆绑,长效来说,这不是好事。其二,科举是严肃的事情,该定短策与长策。科举的宗旨更应该制定好!

 当然了,若是李治不这么去想也没关系,叫他知道自己处理政务有明显的缺陷,这就足够了。

 一上手万事都做的完美,那就是四处树敌。耿直的说话,简单的思量,不周全,不完美,这于现在而言,就是最完美的。

 桐桐一走,李治就躺下了,跟刘仁说,“政务上,还是皇后更叫人放心。”

 刘仁心里叹气,不敢反驳这个话。

 下半晌回去,四爷也才进门,还没洗漱出来呢!泽生蹭蹭蹭的跑来,“阿娘,先生今儿休沐。”

 嗯!知道呀!怎么了?

 这小子小小声的,“摘樱桃去了,没写完!”然后朝里面指了指,“阿耶要问的。”

 这样呀!“那你赶紧去写,你阿耶知道你不是贪玩,是想摘了樱桃做酥酪给□□母吃,是不是?”嗯嗯嗯!□□母掉了一颗牙齿,昨儿都哭了。

 “去吧!晚些没关系,写完就好。”

 这小子点头如捣蒜,听到他阿耶的脚步声之后,调头就跑,补作业去了。

 四爷朝外看了一眼,没言语,只叫桐桐先去梳洗,出来再说话。

 看这样,是出事了?

 四爷点头,“吐蕃又犯边了!”

 什么?桐桐蹭的一下坐过去,“他们内乱不断,按理说不会呀!”

 那一仗到现在都快十年了,吐蕃的元气勉强算是缓过来了。若是大唐内部平稳,吐蕃是没这个胆子的,可如今这朝局是几番掣肘,对吐蕃来说,这就是个机会。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